top of page

「音樂界的奧運」蕭邦鋼琴大賽 華裔陸逸軒奪首獎 *不炫技不社交 得獎感言「No Words」 體現老派精神

  • Writer: World Journal Southeast
    World Journal Southeast
  • Oct 22
  • 5 min read

世界日報亞特蘭大看世界2025-10-22

國際蕭邦鋼琴大賽結果於波蘭時間21日凌晨出爐,27歲的美國華裔鋼琴家陸逸軒(Eric Lu)拿下首獎。(歐新社)
國際蕭邦鋼琴大賽結果於波蘭時間21日凌晨出爐,27歲的美國華裔鋼琴家陸逸軒(Eric Lu)拿下首獎。(歐新社)

第19屆國際蕭邦鋼琴大賽結果於波蘭時間21日凌晨出爐,27歲的美國華裔鋼琴家陸逸軒(Eric Lu)拿下首獎。陸逸軒的父親是台灣高雄人、母親是中國上海人,他十年前就曾在蕭邦鋼琴大賽拿下第四名,重返賽事需要強大決心,而他不僅獲得首獎,還以「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再造傳奇。

ree

蕭邦鋼琴大賽(International Fryderyk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每五年在蕭邦的故鄉波蘭舉行一次,又被稱為「音樂界的奧運」,得獎被視為通往古典樂壇榮耀的門票,歷屆冠軍往往能登上全球頂尖舞台,並獲得錄音合約。


陸逸軒這次奪得首獎,在華沙接受訪時說:「這真的是夢想成真。」他也感謝「全世界熱愛蕭邦的人」。


本屆蕭邦鋼琴大賽評審團主席為1970年首獎得主、美國鋼琴家歐爾森(Garrick Ohlsson),17人評審團歷經近五小時討論才作出決定。歐爾森說:「我們確實花了很長時間討論...但最後我們突破分歧,我認為這是相當優秀的選擇。」

ree

第二名是加拿大華裔20歲選手陳禹同(Kevin Chen),第三名為26歲中國選手王紫桐(Zitong Wang),第四名是中國的呂天瑤與日本的桑原志織並列,第五名為波蘭的皮奧特阿列克謝維奇(Piotr Alexewicz)和馬來西亞的王文生(Vincent Ong)並列,第六名為美籍華裔的William Yang。


本屆比賽共有來自19個國家、84位選手參賽,創下新紀錄。中國代表人數最多,高達28人,其次為波蘭與日本,各有13人。前六名的八位得主,七位是亞裔,其中六人為華人,這是蕭邦大賽的歷史紀錄。

ree

中國選手這次表現相當傑出,最受矚目的是並列第四名的鋼琴家呂天瑤。她才16歲,一路過關斬將,表現穩健,是這次蕭邦鋼琴大賽最受矚目的話題人物。


陸逸軒除了在17歲時拿下蕭邦鋼琴大賽第四名,2018年的里茲國際鋼琴大賽(Leeds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中獲得金牌獎。


台北「蹦藝術BONART」執行長、長笛演奏名家林仁斌說,陸逸軒在音樂界已有一定地位,重回蕭邦鋼琴大賽,需要非常強大的決心,畢竟不成功恐怕會被「笑很久」,就連經紀公司上下都反對參賽。然而,陸逸軒以「想藉由重回大賽,檢視自己在音樂這條路上有沒有變得更好」為由說服經紀公司。林仁斌笑稱,面對這樣的決心,「你無法拒絕他」。

ree

蕭邦鋼琴大賽共有四輪,每一輪都有規定曲目,關鍵的決賽除了指定曲「幻想波蘭舞曲Op.61」(Polonaise-Fantaisie Op.61)以外,還要從「第一號e小調鋼琴協奏曲」、「第二號 f 小調鋼琴協奏曲」兩部鋼琴協奏曲中擇一。


林仁斌分析,「一號」規模壯大,任何人一聽都會知道是首華麗、磅礴的協奏曲;「二號」樂曲小巧、音樂精緻,每一個細節都要精雕細琢。自蕭邦鋼琴大賽1927年創立以來,只有兩人以「二號」拿下首獎,一人是陸逸軒,另一人就是他的老師、加拿大籍越南裔鋼琴家鄧泰山。

ree

林仁斌形容,鄧泰山在1980年彈奏「二號」獲得首獎後,彷彿成為「鄧泰山魔咒」,每屆賽事都有人彈「二號」,但沒有人能在他之後拿到首獎,原因之一就在於樂曲本身的限制,陸逸軒造就了另一個傳奇。


不炫技不社交 得獎感言「No Words」 體現老派精神

國際蕭邦鋼琴大賽結果於波蘭時間21日凌晨出爐,27歲的美國華裔鋼琴家陸逸軒(Eric Lu)拿下首獎。(歐新社)
國際蕭邦鋼琴大賽結果於波蘭時間21日凌晨出爐,27歲的美國華裔鋼琴家陸逸軒(Eric Lu)拿下首獎。(歐新社)

蕭邦鋼琴大賽由27歲的美國華裔鋼琴家陸逸軒(Eric Lu)獲得首獎,台灣的音樂人梁秀玲說,陸逸軒的得獎彰顯了一種「老派精神」。

ree

陸逸軒曾說「無處不可以為師,我喜歡聽各種錄音,尤其是現場音樂會。」他曾表示,好的音樂會跟不好的音樂會都可以讓他有所收穫,「但聽很多錄音、很多名家,不代表要全盤接受,這一切還是取決於你自己。」


台灣年底登場的蕭邦金獎大賽得主訪台音樂會,由梁秀玲負責主辦。她接受中央社波蘭越洋訪問時表示,陸逸軒已拿過英國里茲國際鋼琴大賽冠軍,也有自己的音樂事業,「他藉著蕭邦大賽這個平台這種很高壓的環境,重新認識他自己在藝術上的目標。這是一個非常老派的精神跟作法,也提醒世人,古典音樂的精神正是永無止境的追求。」

ree

梁秀玲認為,陸逸軒是個彷彿活在古代、擁有老靈魂的現代人,個性淡雅沉靜,音樂不炫技,不喜歡社交媒體,跟現代社會有點格格不入,「但他的音樂讓我們反思,我們追求票房,追求自己是不是受歡迎的音樂家,卻常常忘記了古典音樂的核心,是那個深刻到感動人的藝術性。陸逸軒讓我們重新看到這一點。」


陸逸軒從柯蒂斯音樂學院畢業,與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金獎得主鄧泰山習琴,音樂細膩、層次豐富,技巧性、歌唱性與詩意俱足。

ree

評審團主席歐爾森(Garrick Ohlsson)公布得獎名單之後,問陸逸軒有沒有甚麼想說,陸逸軒只說了「No Words」(盡在不言中、無法用言語表達之意),讓現場一片安靜。


梁秀玲說,陸逸軒第三輪因身體不適被大會調整到最後一個參賽,但事實證明他克服身體的苦痛,展現了藝術的極致,感動了在場甚至是所有連線樂迷,這非常令人佩服。

ree

蕭邦大賽歷年來重要的獎項得主有:波里尼、阿格麗希、齊瑪曼、內田光子、阿胥肯納吉、傅聰、布雷查茲、特里福諾夫、趙成珍、劉曉禹、郎朗、李雲迪等鋼琴家。


蕭邦大賽共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演奏蕭邦不同類型的曲目,參賽者必須能夠完整表現蕭邦音樂的各個層面。因為蕭邦的作品數量眾多,樂曲形式多元,足以判斷出鋼琴家的技巧與藝術深度。大賽優勝者,尤其是首獎得主,大都能屹立於國際樂壇或成為名師。

ree

比賽的第一階段包含夜曲、練習曲和詼諧曲;第二階段為敘事曲、船歌、幻想曲、前奏曲圓舞曲和波蘭舞曲;第三階段為即興曲、馬厝卡舞曲和奏鳴曲;第四階段為總決賽,參賽者必須和指揮與樂團合作演出蕭邦的協奏曲。龐大的曲目考驗參賽者的智力、體力、技術和音色,參賽者必須長時間準備龐大的曲目,才能充分詮釋各種不同類型的作品。


評審委員注重的是蕭邦音樂中的「詩意」。蕭邦之所以被稱為「鋼琴詩人」,就是因為即使在最簡單的音符中,都有深刻的意境。


新聞來源:世界日報


找工作 投资 关注我们 770-451-4509

诚聘绘图人员
略懂英文,会Autodesk Inventor,工作五天,有薪假期。公司位于I-85 102出口。意者请电:770-908-3838

制造商诚聘杂工
有机设、钣金、五金经验者优先,工作5天,有薪假期。公司位于Norcross I-85 102出口。意者请电:770-908-3838

熱门日式餐馆出售

印州AKIRA Japanese Steakhouse & Sushi,地点佳,含全酒类营业执照,10张铁板烧桌,售价$275,000。

详电317-690-7547或短信


乔州热门餐馆租售

位于Georgia南方城市Americus主要商业区,热门独栋餐馆出让,也可租赁,停车位多,生意佳。 详洽229-457-2474


世界日报东南区办事处

新闻‧商业广告‧分类广告‧订报

电话:1+(770) 451-4509

短信:1+(904) 712-1087

地址:5389-G New Peachtree Rd., Chamblee, GA 30341


世界日报 东南区办事处 官方唯一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ree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