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人间福报:*佛光山、星洲基金 10吨物资驰援缅甸 *北卡佛光山近期活动 *坎贝尔大学世界宗教系创办人率团参访延续近20年深厚情谊

  • Writer: World Journal Southeast
    World Journal Southeast
  • 7 hours ago
  • 5 min read

人间福报 04-30-2025

佛光山、星洲基金 10吨物资驰援缅甸

慧毅法师(右3)代表佛光山将物资运送交接予缅甸驻马大使吴昂索温(左4)安排处理,运往缅甸灾区;柯美芳(左3)、Kyaw Myint(左2)、Soe Win Htay(左1)、杨翠莲(右2)和林美珍(右1)陪同。 图/马来西亚佛光山提供
慧毅法师(右3)代表佛光山将物资运送交接予缅甸驻马大使吴昂索温(左4)安排处理,运往缅甸灾区;柯美芳(左3)、Kyaw Myint(左2)、Soe Win Htay(左1)、杨翠莲(右2)和林美珍(右1)陪同。 图/马来西亚佛光山提供

【人间社记者李佳憓、心崇吉隆坡报导】由佛光山、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联合星洲日报基金会共同发起,继4月3日至7日派遣联合救护队深入灾区后,再一次展现实质关怀人道救援行动。 4月11日,在缅甸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的全力协助下,将重达10吨的救灾物资透过马航及缅甸航空专机运送服务,顺利抵达缅甸。


缅甸驻马来西亚大使U Aung Soe Win大使特别感谢马来西亚各界,在缅甸面临困难时伸出援手,展现深厚的人道关怀精神。


慈悲无疆界!这是佛光山、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和星洲日报基金会继联合救护队在4月3日至7日亲赴缅甸地震灾区支援后,再一次迅速提供物资支援。


爱心物资 1周内筹集运达

佛光山新马泰印教区总住持觉诚法师始终坚持「善」的信念,尽最大努力协助缅甸地震灾区。 「日前我们派出的救护队前往缅甸后回来报告灾情现场,了解到当地民众极度缺乏各类生活必需品。因此我们积极投入准备民众所需要的物资,尤其是帐篷、毯子、照明灯、即食饭以及女性与长者卫生用品,在最短的一周内成功筹集大约1万公斤的救灾物资,送暖缅甸。」觉诚法师感谢大众发心捐献,将慈悲跨越国界,送爱到缅甸灾区。


4月11日物资运送交接仪式,由佛光山和佛光会代表慧毅法师、国际佛光会中马协会长杨翠莲、秘书长林美珍、普贤分会长柯美芳,把物资交接予缅甸驻马大使馆,缅甸驻马大使吴昂索温(U Aung Soe Win)亲自接收,其他出席者有大使馆一等秘书Kyaw Myint及官员Soe Win Htay。

在缅甸外交部总司署总干事Zaw Phyo Win(右5)的见证下,由马来西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大批救灾物资,4月13日正式移交予缅甸社会福利、救济与安置部国家灾害管理委员会主任Than Soe(左4)。 图/马来西亚佛光山提供
在缅甸外交部总司署总干事Zaw Phyo Win(右5)的见证下,由马来西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大批救灾物资,4月13日正式移交予缅甸社会福利、救济与安置部国家灾害管理委员会主任Than Soe(左4)。 图/马来西亚佛光山提供

据了解,这批救援物资包含食品、医疗用品、生活必需品等,将由缅甸国家灾害管理委员会统筹分配,优先发放给受灾最严重地区的民众。此次行动再次展现佛教团体与民间组织携手合作的力量,实践无国界的人道关怀精神。


4月13日,在缅甸外交部总司署总干事Zaw Phyo Win的见证下,将马来西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救灾物资,正式移交予缅甸社会福利、救济与安置部国家灾害管理委员会主任Than Soe。这批重达10吨的紧急救援物资将即刻运往灾区,为受灾民众提供及时援助。


星洲日报基金会副主席萧依钊指出,基金会与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对缅甸的严峻灾情高度关注,也非常欣慰佛光人能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物资,通过缅甸驻马大使送往灾区。


「我们深知这只是杯水车薪,缅甸灾后的重建仍需大量国际援助,而我们也希望能持续推动第三波、第四波的援助行动,这也体现了马来西亚人民的慈悲精神,以及全球佛光人对灾民的关心与支持。」杨翠莲希望这些物资能够解决当地燃眉之急,传递「天灾无情,人间有爱」,让灾民知道他们不孤单,给予他们力量从灾难悲伤中走出来,重建家园。


公益音乐会接续 暖流不绝

杨翠莲也感谢缅甸大使馆和两大航空公司(马航及缅甸航空)协助运送,马航更是赞助这批物资一半的运送费,其实,「马航在3日的佛光救援队出发时,也赞助了110公斤的承重量,让佛光救援队能紧急携带重要救济品和药物飞往缅甸施援」。


为进一步支援灾区,佛光山于4月15日及16日举办「祥和乐──送暖缅甸慈善公益音乐会」,马星艺人献唱为缅甸灾民传递慈悲力量,觉诚法师邀请大众聆听,一同感受用音乐传递慈悲与希望的力量,也希望在音乐中为缅甸灾民点亮一盏希望之光。



坎贝尔大学世界宗教系创办人率团参访延续近20年深厚情谊

来自温斯顿赛伦 Brookridge  Retirement Community 的30多位乐龄人士参访北卡佛光山道场。图╱人间社记者谢月娥
来自温斯顿赛伦 Brookridge Retirement Community 的30多位乐龄人士参访北卡佛光山道场。图╱人间社记者谢月娥

来自北卡罗来纳州坎贝尔大学(Campbell University)前世界宗教系教授暨世界宗教与全球文化中心(WRGCC)创办人 Dr.George Braswell,4月4日再次率团参访北卡佛光山,延续近20年的深厚友谊。 Braswell 教授与北卡佛光山长年互动良好,过去每学期均带领宗教系学生或当地教友前来交流,此次则特别带领30位来自温斯顿赛伦 Brookridge Retirement Community 的乐龄人士参访道场。


行程内容丰富,包括观赏佛陀生平动画《人间佛陀》、体验佛光素斋、参与茶禅及座谈交流等。在茶禅体验中,由知三法师引导来宾观察茶行者冲泡过程,学习在品茗中练习觉察当下,感恩每一杯茶背后的因缘。


座谈交流时,Braswell 教授提问「为何选择出家?」,由监院妙舟法师亲自回应,分享与佛法结缘的过程及选择出家的原因。 Braswell 教授亦动情回忆,曾因病住院,法师与国际佛光会北卡协会督导陈卫中前来探访并送上花与音乐光碟,鼓励他聆听音乐静心疗愈,这份关怀让他至今铭记在心。


活动中,Braswell 教授前助理 Lisa Grissom 特别朗读 WRGCC 创立历史资料中提及佛光山的一段文字:「回顾 2011 年北卡佛光山的法师与义工赴坎贝尔大学慷慨捐赠书籍,充实了世界宗教与全球文化中心图书馆;为感谢这份赠礼,中心(WRGCC)特别举办接待会,并安排参观巴特勒礼拜堂(Butler Chapel)。」Braswell 教授亲自将该段历史资料交予妙舟法师,作为双方多年友谊的见证。


活动最后,长者们纷纷分享心得。一位表示最喜欢茶禅体验,因为以往只是「吃东西」,从未真正感受过食物的滋味,今日深受启发,并发愿持续练习。另一位长者对佛陀要改变阶级制度的思想表示赞赏,认为这是一项极具前瞻性的理念,也对食物「从产地到餐桌」的思考感到新鲜与感动。另一位基督教长辈则表示收获良多,希望日后组织教会朋友一同来体验佛教文化的美好与深度。




佛光菜根谭人世间,没有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宇宙间,没有一处不能成为净土。



北卡佛光山 I.B.P.S. North Carolina IBPS, NC

2529 Prince Drive Raleigh, NC 27606 U.S.A

(919)816 9866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