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福报 11-20-2024
佛光山长老口述史 读星云大师行谊
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11月3日晚间于东禅楼举办「从长老口述历史读星云大师行谊」讲座。由院长妙凡法师(中)主持,邀请主笔群慧喜法师(右2)、妙愿法师(左1)、如介法师(右1)、蔡孟桦(左2),分享采访过程的法喜与感动。图/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提供
【人间社记者李慧琳大树报导】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期望大众能更理解人间佛教行者的发心立愿,同时认识近百年来人间佛教的发展史,11月3日于佛光山东禅楼举办「从长老口述历史读星云大师行谊」讲座,邀请主笔群慧喜法师、妙愿法师、如介法师、蔡孟桦,除了分享采访过程中获得的法喜与感动,也讲述从书中看到佛光山开山祖师星云大师心怀众生的慈心悲愿。全场近五百人出席聆听。
为缅怀星云大师开创佛光教团,同时为人间佛教行者撰写记录,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自2020年起统筹策画「佛光山开山口述历史」丛书系列,在人间佛教研究院院长妙凡法师带领下,迄今已陆续推出《心定和尚访谈录:行佛──以师心为己心》、《萧碧霞师姑访谈录:跨世纪的追随──我生命里的良师》、《慈惠法师访谈录:星光云水──随侍大师七十年》、《慈容法师访谈录:有容乃大──走进佛光走向世界》等书。
严谨态度建构 星云大师弘法历史
主持人妙凡法师引用学者的谈话表示,回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尤其对于宗教团体,可透过不断记忆与回忆,达到不断传承的效果。并提及口述历史采访前期的缜密工作规画,包括积极查找文献,建立口述历史资料库;走访长老的家乡宜兰,寻访大师当年带着青年歌咏队走过的足迹,以最严谨的态度,完整建构大师的弘法史。期望透过「佛光山开山口述历史」,让大众对人间佛教有更多的认识与理解。
撰写《慈惠法师访谈录》的蔡孟桦,讲述书中内容包括早期在雷音寺为大师台语翻译、前往日本留学、人间佛教的僧伽教育、社会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佛光山建寺与兴学的规画、佛光山文化的传播与成果。从中可见大师为佛教培养人才的用心良深,纪实台湾佛教七十余年发展的轨迹,更见证台湾比丘尼对世界佛教的伟大贡献。其中佛门师徒的相互知心、彼此尊重,温润含光的慈爱,彰显人间佛教人情味的深义。
妙愿法师以佛光会为例,详述慈容法师如何在大师带领下,共同创造一个跨国际的人民社团,以实践观音的悲心,一年绕地球两圈半的无我精神,把佛教从台湾传播到全世界,让佛光会的旗帜飘扬在全球每一处地方,真正做到「有阳光照过的地方就有佛光人,有海水流过的地方就有佛光人。」并点出佛光会创会的深意,「不只是活动度众,更是为全民的安乐与幸福,为社会的正义与公平而努力」。
慧喜法师叙述心定和尚跟随大师出家的因缘与初心,并列举许多开山事例,如住持妙香林寺、兴建东方佛教学院、大雄宝殿等、净土洞窟工程,说明心定和尚从大师的身上学习到「逼所成慧」、「重视人要的」、「空中生妙有」等开创精神;至今即使已八十高岁龄,仍秉持为佛教的心,尽心尽力地继续行万里路,结万种缘。
大师慈悲度众 感化四众全心追随
「一个青春正茂的十五岁女孩,如何因大师的一句话,从此与佛教缔结深厚法缘?」如介法师提到萧碧霞师姑出身邮电世家,从少女时代就跟随大师,愿意放弃高薪的电信局退休金,以烹调御厨的身分追随大师全球弘法,以美味协助大师度众。萧碧霞师姑发愿以僧团护法的形象,以素食帮助僧团走出去,同时以此身分体现出佛光山四众平等的集体创作精神。
妙凡法师最后总结,「佛光山开山口述历史」不仅呈现人间佛教的历程与实践内容,更记录了人间佛教的理念与实践,期望大众共同将一代大师行佛的伟业传播下去。
化妆之术
文/星云大师
一束花,加一点丝带彩纸,表现送花者的情意;餐厅内,加一点鲜花音乐,增进用餐者的适意;甚至现在社会上的商品,都讲究包装,替产品化妆一下,关于人的颜面头饰、一身上下,就更要靠化妆来美容了;甚至言语举措,都要靠涵养来修正、美容。化妆的种类有哪些?以下有四种:
第一、外相上的化妆:一般人最先重视外表的化妆,靠着化妆为外相上的缺点补强,以便在与人往来时,建立美好的形象。你看,一般妇女早上起来,没有薄施脂粉,便觉得无法出门;演艺人员没有装扮造型,也觉得上不了舞台,乃至上班、赴宴、约会……无论什么场合,没有化点妆,便觉得自己不礼貌。这外相上的化妆,可说是现代社交最基本的条件。
第二、风仪上的化妆:除了从美化面容、眼睛、眉毛这些外相的化妆外,还要有风仪上的化妆,这就要靠美化语言、美化心地了。有的人眼耳口鼻生得端正美丽,但没有美的语言、美的心肠,就无法长久欣赏。但有的人,他不一定靠名贵的化妆品,却能以朴素庄严吸引人,靠的就是自己的风度内涵、动作威仪,流露出一举手、一投足的美感,甚至他以礼貌尊敬的风仪,赢得他人的好感。
第三、心灵上的化妆:有一句话说:「金钱可以买到化妆品,却买不到气质。」是的,一个人的化妆层次提高以后,他不一定靠外表的化妆,也不一定靠风姿化妆,他靠的是「心灵」的化妆。所谓心灵的化妆,是不假造作,是从内心自然流出的气质。跟他交往,会让你感觉到他为人的慈悲仁爱、乐于服务,或是他处世的智慧灵巧、公正和平;你也可以感受他性情的柔和尊重、亲切和蔼,具有宽容的心胸,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心地上的化妆。
第四、生命上的化妆:一个人能使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大众里去为群众服务,无我无他,投入到无限的时空里去牺牲奉献,无有分别,乃至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这样的人,可说是以无上的生命价值来化妆了。
有句谚语说「三分人,七分妆」,点出化妆的重要。其实,除了外表的化妆来美化外,还有内心道德、慈悲庄严、服务结缘、无我奉献,都是吾人可以妆点生命的内容,你要选择哪一种呢?化妆有这四种:
第一、外相上的化妆。
第二、风仪上的化妆。
第三、心灵上的化妆。
第四、生命上的化妆。
【护生画集】母鹿随啼
文/林少雯 圖/豐子愷
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载之持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放之。 ──韩非《韩非子》
这则〈母鹿随啼〉的护生画,读者诸君之前在本专栏看过,篇名叫「爱子」。 〈爱子〉取材自《说怨》一书,而这幅画则选材自《韩非子》,可见感动人心的故事,从古至今常被有识之士编选入籍,流传后世。
〈爱子〉故事较长,这幅〈母鹿随啼〉文长只有前半,省略了后半。为了让读者能知道画中主角行慈悲义举的结果,后半段就让大家重温故事的结局。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鲁庄公的庶子孟孙有一次出外打猎,猎得一只小鹿,因游兴正浓,于是就将小鹿交给随行的官员秦西巴带回宫中。
秦西巴带着小鹿先行回宫,路上一只母鹿在车旁一路相随,始终不肯离开,而且不断发出哀鸣声。秦西巴知道,那是母鹿不舍小鹿,其鸣声悲凄,声声闻之鼻酸。
秦西巴是一位慈悲的人,他不忍母鹿失去爱子的痛苦,也不舍小鹿失去母亲,于是自作主张将小鹿给放了。见到母鹿与小鹿团圆相聚,还不断舔拭爱子,母子情深让他很感动,觉得自己做了对的事,也没去想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这幅画就说到这里,下半段就是重温〈爱子〉的故事内容了。
孟孙回宫,知道秦西巴将小鹿放了,非常生气,就将他放逐出京城。因放生鹿而得罪了孟孙,依秦西巴的性格,应该是不后悔的。
过了一年,孟孙又将秦西巴召回京城,还让他进宫担任太子傅。左右的官员不解,问孟孙:秦西巴因得罪主公被放逐了,为何又召他担任如此要职呢?孟孙回答:秦西巴学问品德兼备,堪任太子的老师。而且他是个慈悲的人,连一头小鹿都不忍伤害,相信一定会好好爱护太子。
看官,秦西巴果然没做错!他虽因违背主公之意放了小鹿而获罪,但慈悲的举动却让孟孙十分欣赏,当太子需要延请教席时,自然非他莫属了。
别以为慈悲是软若无力的,虽然无形、无状、无声、无味,肉眼看不见,但慈悲本身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无穷无量真善美的磁场,可以横扫消除人心中的黑暗,带来光明、希望和温暖。
【为人父母】练习与孩子相处
文╱杨明哲 图╱洪昭贤
孩子回到家,窝在沙发上盯着手机,时而发笑,时而皱眉,一个小时过去了,几个钟头过去了,依然定在原位。 「该洗碗了,该洗澡了,药吃了没?」平淡口气的几个问题问完后,情绪开始涌动;该发飙吗?
耐着性子走过去看看孩子在看啥?偶像动态、群组讯息、补习班解答,应有尽有,他们其实是自有天地的。课业、生活压力大,难得有放松的时刻,干嘛干涉呢?我们担心的是用眼过度、耽误正事,适时提醒就行,没必要打断他正在兴头上的活动,平白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出发点是爱和关心,若收到反效果,绝对不乐见。当我们放下手机、关掉电视,开启聊天模式时,孩子是不是会有相同的举动呢?相处是需要练习的,千万不要自己忙翻时忽略家人的感受,一闲下来就以为孩子不用心,这样只是徒增冲突而已。
佛光菜根谭:交友以無瞋為自在,做人以無痴為清涼;用心以無相為淨土,修行以無得為涅槃。
北卡佛光山 I.B.P.S. North Carolina IBPS, NC
2529 Prince Drive Raleigh, NC 27606 U.S.A
(919)816 9866
www. ibpsnc.or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