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人间福报: *佛光山小巨蛋禅净共修 祈世界和平 *【星云法语】四威仪可以规范行为 *北卡佛光山近期活动

Writer: World Journal SoutheastWorld Journal Southeast

人间福报03-12-2025

佛光山小巨蛋禅净共修 祈世界和平

【记者江俊亮、罗智华台北报导】佛光山2025年禅净共修献灯祈福法会,3月2日下午在台北小巨蛋登场,共有超过1.5万人同场修持,并透过电视、网路实况转播,与全球上百万大众一起点灯祈福,汇聚众人的愿力与能量,共祈世界和平、平安幸福。


禅净共修法会由佛光童军团、青年团「吉祥献礼」与「法音献礼」开场,接着由音乐家黄慧音演唱梵语版《慈经》,悠扬的乐音流转,庄严殊胜;佛光敦煌舞蹈团也带来「敦煌献礼」舞蹈礼敬诸佛。


国际佛光会署理会长慈容法师说明仪轨表示,禅净共修法会从1993年举办迄今32年,已成佛光山重要传统。这次海内外齐聚一堂,除了有澳洲、巴拿马、加拿大信众不远千里而来,还有来自全台及离岛的佛光人共襄盛会,成就殊胜法缘。


集结大众诚心 以光明照耀人间

慈容法师指出,佛光山开山祖师星云大师常说心中有佛,透过献灯法会,不只让社会更光明,更集结大众诚心,为社会祥和祈愿、为世界和平祝祷,以光明照耀人间。


法会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退居和尚心培和尚等11位主法和尚与百位法师带领,诵持八十八佛及忏悔发愿文,僧信二众手持心灯,共同祈愿祝祷,并透过电视、网路直播,发起「点一盏灯,让世界亮起来」全球点灯祈愿行动,不分地域、宗教、种族点灯,融汇足以照亮寰宇的能量,让祈福的愿力最大化。


佛光山常务副住持、都监院院长慧传法师表示,举办禅净共修献灯祈福法会有两个意义:第一、从大我的角度来说,最近地球天灾不断,战争频传,人我之间的纷争,让人心非常不安。


希望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不分党派、不分人我,大家用虔诚的心念,祈求诸佛菩萨加持、龙天护佑,让战争不再发生,天灾不再频传,人我之间能和好相处。


第二、从小我的角度来说,星云大师说过:「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禅净共修」,就是希望人人能够认识佛法,了解佛法,把佛法的妙用及念佛、打坐、参禅获得的法益,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慧传法师表示,人人行三好,世界更美好;一只燕子,唤不醒一个春天;一盏灯,也没有办法点亮一片灯海,唯有每一个人心灵都能点亮,就能照破黑暗,光明到来。


利益广大众生 盼明年前进大巨蛋

高龄87岁的国际佛光会荣誉总会长吴伯雄致词表示,很欢喜看到台北市长蒋万安出席,他自己30多年前也曾担任过台北市长,希望蒋市长支持,让法会在大巨蛋举行,利益更多众生。吴伯雄此语一出,全场立即响起如雷掌声、喝采响应。


吴伯雄表示,就像大师新春祝福「向前有路 光明在望」,此会场洋溢正能量,而这正是社会需要的,如同人间佛教三好、四给、五和宗旨,他呼吁大众借法会找回安定人心的正能量。


台北市长蒋万安说,「禅净共修献灯祈福法会」不只是佛光山重要的传承,也是所有信众心里的寄托,星云大师推动人间佛教,让佛法融入日常生活,所谓「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透过佛法实践人生中最真切的愿望,引领心中的安定,社会祥和。


蒋万安特别感谢佛光山长期协助台北市政府的各项政策及活动,星云大师教导大众要「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思想国际化、学习现代化」,他谨记大师的智慧教导,也期许市府同仁秉持这样的理念,永远以民众的需求为优先。


他说,刚刚国际佛光会荣誉总会长吴伯雄特别提醒,希望明年禅净共修祈福法会能在大巨蛋举办,他回去后就会交代同仁,把这个案子送交审议委员会,相信「向前有路 光明在望」。


内政部常务次长吴堂安致词时,以「明年我们大巨蛋见!」来呼应吴伯雄的期待。


吴堂安表示,佛光人遍及五大洲,每当天灾发生时,总能看到大家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救灾,佛光山与佛光会长年来不仅挹注安定力量,更为慈善救助、环保净滩、文化教育贡献心力,感谢佛光人付出,祝福法会圆满。


断烦恼智慧生 勤修三好四给五和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表示,这场法会能够得以庄严、圆满,都是源自大家的不忘初心。所谓「世界何缘称极乐?只因众苦不能侵」,在《阿弥陀经》里面讲:「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我们也要思惟一下,在还没到达极乐世界之前,要如何回归我们的内心,不要有贪瞋痴的烦恼。


心保和尚指出,如何不生起贪瞋痴,这是一门学问、一门智慧,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解脱的智慧,一切有为法,包括我们的四大、五蕴,我们回归六根、六尘,六根接触不到六尘,不思善,不思恶,没有种种分别,烦恼不生,「极乐净土」与「娑婆世界」等无差别。


只要我们修三好、四给、五和、六度,智慧增长,身心自在,就等同人间净土,也是佛国净土。


昨与会贵宾还有佛光山文化院院长依空法师、慈善院院长依来法师、内政部宗教及礼制司司长林清淇、台北市议会议长戴锡钦、台北市议员吴志刚、台北市民政局长陈永德、台北市消防局长莫怀祖、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总会长潘维刚、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法制长吴志扬及中华总会理监事等僧信代表。





四威仪可以规范行为



文/星云大师

表现身语意的行止,在外,就是生活的礼仪。四威仪是指行、立、坐、卧间的言语动作,都能自然流露出涵养与风范。这是丛林中,要求僧众在行立坐卧中的风姿。其实,无论那一个人,如果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衣冠不整、谈吐庸俗,都是缺乏生活的礼仪。因此,具足「四威仪」,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四威仪」如下:


第一、行如风自在:行走时有如和风一样,轻快敏捷、自在洒脱。 《大明三藏法数》记载,修道者在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就可以常在正念,借以资养身心。非但修道者如此,如果一个人行走时,迤逦歪斜,左右顾视,也是不如法、不庄重的。因此,当你走路经行时,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姿势,以保持风仪。


第二、立如松挺拔:一般人形容女子「亭亭玉立」,男子「玉树临风」,都是指他们的站样、才相威仪美好。站立时,能像古松一样,挺拔英颀,自然而然会从内心流露正气。反之,如《礼记》云:「跛倚以临祭,其为不敬大矣。」你靠墙倚柱、弯腰驼背,散心漫意,别人自然难以升起一股敬重心。

第三、坐如钟稳重:人坐下来后,会有很多姿势,有的人习惯散腿、有的人习惯翘二郎腿、有的人不自觉会抖脚晃动,这些都容易让我们心浮气躁,乃至身体东倒西斜,心意更无法集中了。因此,坐下来时,就不轻易移动,或盘腿、或两脚自然垂放,身心就会像大钟般沉稳庄重。


第四、卧如弓吉祥:指安眠时,姿势像弯弓一样。经典记载,此种卧法是以右手为枕,右胁向下,左手伏在左膝上,两只脚相叠,可以调摄身心,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因此,右胁而卧又称「吉祥卧」。


佛门非常注重「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的礼仪,可以得体自然,并且对身心的健康也很有帮助。日常起居动作以此原则来行止进退,所谓「寓法相于性相之中,寄妙理于俗理之外,」行止之间,自然培养高岩千仞、碧海万顷的气度。


第一、行如风自在,

第二、立如松挺拔,

第三、坐如钟稳重,  

第四、卧如弓吉祥。


佛光菜根谭:世界最珍贵的东西不外「结缘 」,故用结缘观来待人,无不成全。

北卡佛光山 I.B.P.S. North Carolina IBPS, NC

2529 Prince Drive Raleigh, NC 27606 U.S.A

(919)816 9866


 
 
 

Comments


bottom of page